一、首先选冰箱的分类
冰箱分为直冷和风冷冰箱,还有风直冷结合的,毫无性价比,不推荐。
制冷就是利用冷却管直接进行冷却。
直冷冰箱结构简单,价格低,由于空气不对流,温度不均匀,会有一股“冰箱味”,最大的缺点是需要除霜。
用电吹风还算是温柔的,我还直接上菜刀劈过。
像上面这样,运气好的话几分钟拖得出来,运气差的话,半小时吧~遇到性子急的就直接把抽屉拉断了(别问我是怎么知道的)…如果急着做饭的话,就是个悲剧。
所以呢,无需除霜的风冷才这么招人喜欢~风冷就是吹冷风的方式进行冷却。风冷冰箱其实也是有霜的,只不过霜都在风道里面,冰箱会自动除霜。高端冰箱会利用霜的“冻能”,或者干脆没有霜。
风冷冰箱还分单循环和多循环,单循环指的是所有冷藏室都是同一股冷风在吹,多循环则是分区吹。单循环的出风温度低于0℃,比较干燥,容易风干,多循环的就没这问题,保湿更好。此外,多循环的温控更精确,制冷更快,效率更高。尽量选多循环多蒸发器的。
由于有空气对流,相比直冷,风冷温度更均匀,控温更准确,冷冻速度更快,利于肉类保鲜,味道也没直冷冰箱大。
风冷最大的缺点是容易风干,中高端的风冷才有保湿功能,没保湿的用保鲜膜或者玻璃盒子也能解决。
其次是串味,特指无除臭功能的单循环风冷,生肉味的面包吃过没?
还有噪音,比直冷噪音大点,不过也没大多少,不必担心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、其次,根据自己需要的功能选购冰箱
1.除臭,挺有用的功能,对付榴莲利器。
2.保湿。低端的保湿功能要人工加水,高端的不用。
3.真空保鲜,防止海鲜氧化(真空要求不高的话,保鲜膜或玻璃盒子也能搞定)。
4.制冰,带制冰的贵1k,普通的制冰就一个冰盒,高级点的能自动补水、快速制冰。是否值1k就看自己需要了。再好的冰箱,制的冰都不如专业制冰机晶莹剔透。
5.快速冷冻,逢年过节都要从家里带一堆鲜肉的,一定要关注冷冻能力,好一点的能达到每天20多kg的冷冻量,冻的慢的话肉就不新鲜了~还有热物速冻,用于冻饺子之类的,连续用起来的话每天冷冻能力远超20kg,然并卵(我才懒得做饺子)。
6.电动开门,满手油腻开冰箱门的时候有用。
7.隔板自由调整。
8.开门角度。冰箱两侧有墙或柜子的要注意了,有些对开门的门要打开90°以上,底下抽屉才抽的出来,比如下面这款。在卖场只看到松下对开门没这问题。海信据说也有一款,其他的暂时没搜到,欢迎补充。
9.精确控温,多个温度传感器,温度波幅小。
10.冰箱的核心功能是保鲜。值得一提的保鲜技术是蔬菜冷冻,是指利用缓释冷冻,使得蔬菜细胞水分缓慢变冰,但又不会撑裂细胞壁,使得解冻后的蔬菜营养口感几无损失,可以保存一个月以上,比保鲜膜大法强多了,比较有意思的一个技术,目前为东芝独有。
其他品牌也有蔬菜保鲜技术,不过都没1个月这么久(谁特么1个月不买菜啊…)。比如日立的光触媒,实际就是结合了光照的除臭杀菌,国内很多光照保鲜就是一个灯,让蔬菜在冰箱里继续光合作用。
博世西门子有零度保鲜功能,在我看来只是个噱头,原理是用让温度无限接近0℃上一点点,使得蔬菜又冷又不会结冰,对温控要求很高。其实其他冰箱别说0℃,从-4到4℃,要几度有几度。
国产还有VC保鲜的,原理是放入维生素C片,缓解蔬菜的酸化反应(不知道是蔬菜贵还是维C片贵)。
11.不常用功能,比如吧台、饮水机功能(价格上万,毫无性价比,不推荐)。单独关闭冷藏或冷冻室功能,冷藏或冷冻室随心转换(多循环多蒸发器、宽幅变温)。
12.对开门空间利用率没有三门和多门的高,因为隔板没有抽屉能装。三门比较实用,中间的一层为变温层,可以软冷冻鲜肉或者冷藏蔬菜。多门的一般有制冰室,分区更多,功能更全。
松下的三门冰箱。
三、选具体型号或品牌
冰箱发展到今天,技术差距都不大,高价的功能更全用料更足,低价的更加划算,没什么特殊要求的话,中档产品就够了。人不能太理性,买个冰箱也啥都弄清的话,也挺累的。
和洗衣机一样,只要放得下,冰箱也是买新不买旧,买大不买小,哪怕是二人世界,牛奶零食干货饮料之类的迟早塞满。选好自己需要的功能之后,用money投票就行了。